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IT资讯

分享投资联合创始人黄反之:精准医疗时代的谋篇布局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9-3 18:42:33 人气:

  2010年起,分享投资开始尝试在医疗领域的投资;2013年,首期医疗投资专项基金的设立;如今,分享投资已在医疗健康领域累计投资超过60个项目,累计投资金额15亿元。那么,分享投资在医疗健康领域是怎么谋篇布局的?

  在“分享投资2017年度峰会”上,分享投资联合创始人、分享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黄反之做了“精准医疗时代的谋篇布局”主题。以下是全文:

  大家看看这句话:不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要能对未来洞见,要能对全局有所把握,这样才能成就大事。虽说大家都认可医疗健康行业前景广阔、蕴藏着巨大投资机遇,但是,并不是我们把资金投下去,就能自然而然地获得优良回报,尤其是从事早期投资。

  在我看来,一个投资机构要在投资领域入门,你至少要有一个不错的团队,至少要能建设一个生长、持续发展的生态,至少要有清晰的投资逻辑和有效的投资策略。而我们说的投机逻辑和投资策略,正是要建立在你对未来的洞见、对全局的把握、对细分领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讲投资、讲布局,就绕不开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我先讲讲分享医疗基金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投机逻辑听起来很虚,中国有上万家投资机构,在我看来,真正有自己清晰投机逻辑和投资策略的投资公司,应该说也就那么1%—2%,而我们恰恰认为一家投资公司,尤其是VC,你的投资逻辑、投资策略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决定了你的格局有多大。

  分享投资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呢?作为医疗VC基金,我们关注处于医疗健康行业的前沿、对未来5-10年能产生重大趋势性的影响、真正有创新价值、同时又能与大病种与高发人群相结合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投资逻辑的核心词就是:前沿、未来、创新。我们接下来所做的,都是围绕这个逻辑发展出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我们的投资策略也是在这几年逐渐发展完善的。这个投资策略包括:我们对细分投资领域的选择、我们对投资阶段的把握,我们对建设整个生态、整个平台的布局。

  接下来,我会围绕投资逻辑,重点谈谈我们对细分领域的选择和理解,对细分领域的选择,是必须建立对未来的洞察、对全局的把握基础上的。

  生物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围绕基因、蛋白两大主线。对于基因,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蛋白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实际上蛋白在现有的应用场景远远高过基因,未来也不亚于基因。全球已批准的基因药物不足十个,而蛋白药物至少是基因药物的十倍以上,我们知道的靶向药、单抗多抗药,很多是基于蛋白的。在基因领域,我们布局了华大基因、泛生子等;在蛋白领域,我们布局了Abmart、诺唯赞、百凌、百普赛斯等。

  生物组学的发展推动了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而精准医疗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精准程度,将取决于对生物大数据的处理,因此生物大数据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领域,我们在这个细分领域投资了由华大原CEO王俊创立的碳云智能,毫无疑问,他们是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生物大数据团队。

  医疗器械的品种繁多,有成千上万种;而在这个领域,我们所占的投资项目比例也是最多的。但是,我们在成千上万的器械里只选取符合我们核心投资逻辑的,具体有微创、再生医学、机器人、神经调控等。

  微创。微创的概念,大家可能还集中在心脑血管,如心脏支架、搭桥等方面。实际上,现在微创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科室,比如:骨科、眼科、妇科。微创的未来空间一定是巨大的,我们布局了天臣吻合器、普利瑞外周球囊、朗迈骨科球囊、唯迈DSA领先企业。

  再生医学。比如免疫细胞、干细胞、生物材料、生物3D打印等。我们布局了兰度、迈普生物、捷诺飞等。

  其它前沿创新领域。我们投了力泰克康复机器人,这是来自于康复中心的项目,康复中心是全球最好的做康复机器人的机构。厚凯超声刀属于能量外科,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能量外科”,它就是利用超声还有其它的能量,给外科医生提供更多的手术设备选择。我们还投资了韦睿医疗、江丰生物,分别是自动腹膜透析仪、数字病理仪领导企业。

  在全球医疗细分领域,体外诊断和POCT都是增长最快的,全球复合增长率15%, 中国复合增长率25%,这个领域我们更看好的是诊断、免疫诊断和POCT。像过去比较传统的血球、生化、酶免等已经是一片红海,不符合我们的投资策略。我们最近投了菲鹏生物。中国的企业能在上游生物活性材料做到如此先进的技术及体量的,仅菲鹏一家,而且它有30%多收入出口欧美,它的直接竞争对手是罗氏这样的跨国企业。我们看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慢慢生长出越来越多像菲鹏这样有竞争力、可以世界的的先进企业,令人欣喜。

  很多人或许很质疑中国是否有真正的创新药,如果在三年前,中国可能没有真正的创新药,而这两三年,我们看到无论在创新药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持续向好的趋势,主要得益于大批海归回国创业,尤其是千人计划专家群体。我们投了个药物企业,都在做真正的创新药。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药物,而分享投资的就是发现这些价值。

  很多大基金喜欢投综合医院,而综合医院恰恰不是我们的目标投资对象。一是投资大,二是投资周期长、三是需要很好的投资团队。我们更加看好“专科连锁”,比如:眼科、齿科、儿科、妇科、医美、生殖中心等等,专科连锁相对轻资产,容易形成连锁和规模复制,同时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的竞争相对比较公平。

  我们认为未来的分级诊疗、基层医疗、社区医疗一定具有巨大的空间。我们还看好养老中心、康复中心、体检中心等。我们分别布局了美年大健康、博厚医疗、张强医生集团、极橙齿科等。另外,我们投资了贝壳社。我给贝壳社的定位是新形态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另外,我们近期也投了做医疗大数据的健医科技,我们说医疗大数据在当今很热,现实是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做起来很难,很多只有数据来源,但是没有把它加工成产品、形成商业模式的能力,而健医就可以。

  过去这两年,移动互联网产生了很多泡沫,也移动医疗走入了一些误区:过去几年产生了很多知名移动医疗公司,而今天几乎所有知名的移动医疗公司日子都不好过,都在转型。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掉进这些误区里。我们在移动医疗领域有自己清晰的投资逻辑和判断。我们认为好的移动医疗公司,应该从这四个维度看。它首先要选择相对大的病种切入;二是要抓住医疗资源的核心,在目前的中国,核心资源还是好医院、好医生;三是重度垂直,必须让医生和医院能够用来做做诊疗;四是无论是谁要有人买单。一个创业公司你可以一年、两年、三年不挣钱;但你永远不挣钱,我相信不是好公司。无论谁来买单,或者是患者、医院、保险公司、药厂,总之要有人愿意为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付费。而反观过去这两三年里那些著名的移动医疗公司,基本都不满足这四个维度。

  我们也投资了一批移动医疗公司。比如:华夏病理网、贝登医疗。移动医疗的属性是绝对不能用“TO C”的互联网消费观念去看。医疗的痛点,就是看病贵,看病贵怎么产生的?就产生在流通环节。怎么解决?用互联网手段可以最有效地压缩中间环节。

  推荐:

  

关键词:36氪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