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通信设备

探访气象卫星地面站:让星地之间“严丝合缝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12-2 0:14:41 人气:

  一甲子一,中国航天沧桑巨变,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到“比肩国际”,正向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到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气象、农业、林业、减灾、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应用空间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一个巨大的转变。

  在气象卫星领域,如今已形成美、欧、中三强鼎立的局面,这其中除了我国卫星研制水平的巨大提升之外,地面应用系统愈加先进的技术和愈加完善的管理,为实现星地之间“严丝合缝”的对接提供了的后盾。

  这其中,气象卫星地面站的“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和“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体现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工程总体质量和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被专家誉为“天地一体化的典范、地面应用系统的楷模”。在“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气象卫星地面站(以下简称地面站)。

  位于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附近的地面站,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浓郁的科技氛围,而在三四十年前,这里却是一片稻田,正是因为空旷和偏僻,地面站选址技术小组在进行调查时才注意到这片土地,在综合分析了无线电、气象、地质、供电、供水、交通、通信以及基本生活保障等因素之后,将地面站定址于此地。

  “当年的系统全都需要手动操作,无论是接收机房、调动机房还是计算机房,都是一大帮人在伺候一台机器,才能卫星正常的数据接收。”地面站副郎宏山向记者介绍:“原来设备的开机关机和都是手动的,一颗卫星如果晚上2点到4点过境的话,就必须要等到这个时间点去开控制系统,遇到控制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全程手动,根据信号强度变化和自身经验手动控制天线,才能完成数据接收,保障运行成功率。”

  由于机器设备耗损和故障较多,工作人员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维修本领。在上世纪80年代一颗卫星发射的当天,地面的接收天线控制线就被齿轮碾断了,工作人员只能依靠控制线的颜色和标志,把它们一根根焊接起来重新使用。而天线前的馈元罩常被“潮气”,在内部形成积水,当天线俯仰运行到一定角度时,卫星信号和积水面反射的信号因多径效应叠加消弱消失,从而造成接收系统出现盲区,这个故障曾经长时间影响正常业务的进行

  后来,地面站对卫星设备进行,前端天线和后端接收系统之后,数据记录设备也随之升级,从磁带机换成了高速运算计算机。直到2002年,地面站用了将近8年时间才将系统彻底稳定下来。时至今日,地面站已经可以实现计算机自动和控制,并保持99.9%以上的接图成功率,每天可接收多达国内外近20颗卫星资料。

  走在地面站的大院里,记者看到一个又一个口径十八米左右的“大锅”仰望长空,这些“大锅”其实就是能够实现连续卫星,接收卫星下发的遥测信号、气象遥感数据,向卫星发送遥控指令、数据等各种微波信号的关键设备。

  虽然这些天线看着静止不动,但是其实它每时每秒都在不断地转动着。“卫星每天要在天上往返移动两度多,由于天线孔径大,伺服精度高,天线度,为不间断执行遥测遥控任务以及数据接收与,就需要天线一直准确地着卫星,表现在地面上就是天线字。”郎宏山副告诉记者。

  要获取卫星的精确数据,就要实现对卫星的精准控制,测距系统就是为卫星“测8字”的系统。为了对卫星高精度定轨和定位,通过伪码测距,以及通过分布在中国的新疆、广州、和的测距副站与主站密切配合,完成对卫星“测8字”的任务。通过改进,地面站的测距系统运行稳定,成功率在98%以上,从而了卫星的定轨定位。

  机房里一排排机器显示的就是卫星的全球实时数据和图像。解调器、数据处理器等设备对卫星的原始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分、格式解析,并进行实时配准处理,星地协同完成云图的生成。

  此外,地面站还可接收到来自沙漠、高山、海洋无人站的气象资料,这些站点采集的地面气象、水文、地质等信息,按的格式、时间发向卫星,由卫星转发。地面站的数据收集分系统则能够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解调、数据格式解析、平台报文数据分类、平台管理,并将报文数据传输给数据中心存档。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未来,气象卫星地面站接收业务将以静止卫星为主,逐步取消极轨卫星全球站网功能;通过把现有存档业务调整到运行控制室,逐步建立数据质量和检验业务;通过组建气象卫星业务运行中心,调整站网布局、进一步实现业务集约化,系统更加精干高效,可以更加可靠全面地接收气象卫星资料,更加及时准确地提供卫星气象信息,为全国人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气象服务。

  气象卫星是中国起步最早的民用遥感卫星,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效益发挥最好、应用范围最广的卫星。卫星要用得好,一个重要前提是它的数据得下得来、收得到。在现阶段,黑科技还不能让卫星数据直接通过无线网络传到工作人员的电脑里。所以,数据传输少不了“中转站”的帮忙,而这个中转站就是卫星地面站。现在,我国境内一共有、广州、乌鲁木齐、四个气象卫星地面站。它们的诞生过程,就是一个从“一个好汉三个帮”到“多个好汉四个帮”的故事。

  1988年9月7日,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搭乘“长征-4A”运载火箭升空。虽然这只是一颗带有试验性质的气象卫星,但就是靠这颗卫星,中国气象学家第一次成功接收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云图。而早在卫星发射前,科学家就已经在考虑一件事:为“风云一号”这个“好汉”挑选三个数据接收“帮手”。

  为什么“帮手”需要凑三个,而它们又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得先从极轨卫星的特性说开来。

  极轨卫星,顾名思义,卫星要一圈圈地绕着两极跑。极轨卫星跑完地球一圈需要101分钟左右,而在2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一次全球无缝探测。极轨卫星可以看到全球的云、冷暖锋、台风、湖泊、森林、山脉、冰雪、火灾等,但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获取它观测到的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数据。

  以在选址建卫星地面站为例。卫星在天上边飞边观测,当它从北边跑过来后,与地面站的仰角越来越大,当大于5度时,地面站就能接收到卫星数据;后面仰角经历变大到变小的过程,最后直到仰角再次小于5度,这次数据接收过程就结束了。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接收这么大一个范围内的卫星数据,一个“帮手”肯定会“力不从心”,所以科学家们就规划了东、西、南三个地点,各自建设一个数据接收站。在综合分析了站址的电磁、气象、地质、供电、供水、交通、通信以及生活保障等条件后,(东)、乌鲁木齐(西)、广州(南)三个站点被最终敲定。以这三个地点为中心分别画圈,整合起来就能构成一个覆盖中国及周边的接收区。卫星过境时过哪个站,就由这个站帮忙把数据接收下来。

  到了2008年,我国极轨气象卫星进入“风云三号”时代,数据量较“风云一号”大增,加上数值天气预报对数据时效性要求高,站网优化就被提上了日程。经过选址,站被纳入了卫星地面站的大家族。

  奥运会前夕,“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在这颗“奥运星”的数据接收方面,站就正式替代了地面站。因为站址在我国的东北角,数据接收范围较而言往东、往北外推了不少。至此,“四个帮手”就凑齐了。

  而在2012年,我们在基律纳又有了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首个海外站。这里虽然无人值守,但靠着其自动化业务运行的能力,能够接收“风云三号”及后续系列气象卫星的相关数据,同时具备兼容接收国际同期同类卫星数据的能力,满足了用户对于全球气象数据获取的要求。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目前,第五个“帮手”正在赶来的上。我国现在正在筹建喀什卫星站,能在现有基础上把接收范围往西推12度左右。喀什站和乌鲁木齐站的业务有一定重合,将来还可以互为备份。

  推荐:

  

推荐文章